明拓东阳本定武兰亭序
封面
册页1
册页2
册页3
册页4
【明拓东阳本定武兰亭序】
新0004557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明拓东阳本定武兰亭序,挖镶裱蝴蝶装,三开。墨纸半开纵22.5厘米,横10.5厘米。
  是本兰亭序文二十八行,系定武翻刻本。朱翼盦题外签“明拓东阳本定武稧帖。己巳嘉平除夕前二日破山园寄者署耑。”孙扩图题内签“何氏兰亭。郑板桥题跋。”钤“一松斋”、“孙”、“义州李放鉴藏”等印。署郑板桥题跋一段。又朱翼盦题跋云:“平昔所见东阳本兰亭叙以此本为最。”
  钤“葆恂”、“文石”、“李放嗣守”、“旧学庵生”、“义州李大翀石孙嗣藏”、“山左古任城孙氏□燕鉴赏书籍字画印”、“不能言斋”、“文石审定”、“渔山第十四峰”、“义州李放鉴藏”、“义州李大翀石孙嗣藏”、“翼盦所赏”等印。
  相传东阳何氏兰亭序原石曾藏宋内府,靖康之变,宋高宗驻跸维扬,战乱中遗失此石。明宣德年间扬州石塔寺僧因浚井而掘出帖石,后为两淮运使何士英所得,因其为浙江东阳人而名。据何氏记载,其承两淮运使,治淮扬,宣德五年(1430年)于石塔寺即古木兰院井中掘得此石,缺一角。明万历年间石碎为数块,后世则再无大恙。
撰稿人:秦明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兰亭序》,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遒媚劲健,精美绝伦,为历代楷模。

蝴蝶装

简称“蝶装”。图书装帧中册叶制度的早期形式。书叶按照中缝反折,即将有字的纸面相对折起,再将各叶中缝的背口对齐,以浆糊粘连在作为封皮的厚包背纸上,裁齐成册。翻阅时,书叶有如蝴蝶两翼开展。其封皮有软面和硬面两种。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驻跸

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