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拓三国谷朗碑轴
【清拓三国谷朗碑轴】
新0015710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谷朗碑》,三国吴凤凰元年(272年)刻,墨拓,整纸裱轴。纵293厘米,横108厘米。马衡先生捐赠品。
  此碑额题“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三国时期吴凤凰元年(272年)立于湖南耒阳县。碑文隶书古朴平淡,不事雕琢,有自然天成之趣,风格与东汉及曹魏碑版皆有不同,为三国名碑。碑阳左右空处曾刻谷氏后人题名及清乾隆时重修款字,先后均被凿去。
  拓本左、右上角有马衡先生题跋,称“此本为祝君心渊贻赠,整幅全形尤属难得。”并称赞此碑“书法上承汉分,下开今隶,为分隶转变之时代。”
  此本虽为已凿题名及重修款的晚清拓片,传世较多,然似此传拓碑头螭龙全形者则甚罕见,故马衡先生特加跋存之。
撰稿人:金运昌
关键词: 马衡 魏碑 拓片

马衡

马衡(1881—1955年),字叔平,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工八分书,喜刻印,尤喜蓄青田石章,收藏书画碑版甚富。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门学考古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主持过燕下都等地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对秦石鼓、汉魏石经及古代度量衡等方面的研究颇有贡献。著有《汉石经集存》、《凡将斋金石论丛》等。1928年辑自刻印成《凡将斋印存》二册。《广印人传》有载。

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魏的书法最为兴旺发达。其书体方峻遒劲,朴拙奇肆,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北魏书法艺术的形式也是较多的,除碑刻以外,还有墓志、造像题记及摩崖刻石文字。

拓片

亦称“榻片”。“拓”可释为“捶打”。用墨和纸将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捶拓下来称为拓片。拓片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