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遵(440-516年),渤海饶安人,北魏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刁雍之子。少不拘小节,长更修改。景明中任相州魏郡太守。延昌三年(514年),迁司农少卿。寻拜龙骧将军、洛州刺史。熙平元年(516年)七月卒,年76岁。赠平东将军、兗州刺史,谥曰惠侯。《魏书》卷38有记载。
刁遵墓志拓本之一
刁遵墓志拓本之二
刁遵(440-516年),渤海饶安人,北魏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刁雍之子。少不拘小节,长更修改。景明中任相州魏郡太守。延昌三年(514年),迁司农少卿。寻拜龙骧将军、洛州刺史。熙平元年(516年)七月卒,年76岁。赠平东将军、兗州刺史,谥曰惠侯。《魏书》卷38有记载。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王昶(1725—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清学者。乾隆年进士,官至邢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一千五百余种,编为《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能诗词、古文。
陆增祥(生卒年不详),字星农,又字魁仲,号莘农。道光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马宗霍《书林纪事》称其少通篆籀之学,喜学金石文字,搜罗遍天下,积录既多,续王氏《金石萃编》成《金石补正》百余卷。又以所得汉魏晋宋齐梁古砖琢为砚,拓墨本跋之,题曰《三百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