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王圣教序之一
集王圣教序之三
集王圣教序之四
集王圣教序之五
集王圣教序之七
集王圣教序之六
集王圣教序之八
集王圣教序之九
集王圣教序之十
集王圣教序之十一
集王圣教序之十二
集王圣教序之十三
集王圣教序之十四
集王圣教序之十五
集王圣教序之十六
集王圣教序之十七
集王圣教序之十八
集王圣教序之十九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一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二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三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四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五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六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七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八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九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新00045724

  《集王圣教序》又称《怀仁集王圣教序》,因碑额刻有7尊佛像,亦称《七佛圣教序》,全称《怀仁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附心经)》。碑文行书,30行,行80余字。碑高315.3厘米,宽141.3厘米,唐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立。
  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据载,唐僧玄奘自印度取经返回长安后,奉太宗之命译出多种经文,太宗亲自为之撰序,皇太子李治作记。此序与记并太宗答敕、太子笺答及玄奘所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同刻于石,即成此碑。书由长安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遗墨中集字,自贞观二十二年(647年)至咸亨三年(672年)历时25年完成,由于志宁、来济、许敬宗、薛元超、李义府等加以润色,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 宋以后碑石中断,因捶拓日久,字画逐渐浅细,故未断之拓本均为宋拓。
  此拓本为故宫藏北宋早期拓本,黑纸镶边剪裱本,浓墨精拓,共27开半,每半开纵23.7厘米,横12.5厘米。有王世懋题签,损斋、翼盫跋各一段,钤“柳庄书院家藏”、“上郡马氏珍藏”、“韩逢禧印”、“朝延氏”、“一亩园珍藏”等印9方。 王羲之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特殊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被誉为书圣。王羲之行书见于诸多法帖之中,均经数度重摹,已多失真貌,不足为据。此碑集字由唐代所藏王羲之真迹中直接摹出,“与右军遗帖所有者,纤微克肖”,因此是研究王羲之书法的宝贵资料,亦是学写行书的最好模范,故极为后世所重。康有为认为此碑书法“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可谓异才”,“剪裁缝纫,皆若己出”,学行书者,此碑为佳。 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王昶《金石萃编》、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等书著录。TAG标签耗时:0.073046922683716 秒

撰稿人:王祎


关键词: 七佛 王羲之 玄奘 李治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沙门 集字 于志宁 勒石 王世懋 康有为 顾炎武 王昶 孙承泽 《庚子销夏记》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