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临十七帖轴】
新0009943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本幅:纵131.5厘米,横46厘米
此《临十七帖》轴为清梁巘所书,纸本,行书。作品临写内容是东晋王羲之《十七帖》之《瞻近帖》,用笔沉着苍劲,点画锱铢必较,形神兼备,字字逼真,不难看出他对学书之追摹的重视,从其著作《承晋斋积闻录》记:“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工追摹而饶性灵,则趣生;恃性灵而厌追摹,则法疏。”可证。《承晋斋积闻录》还明确记载,梁巘曾得《十七帖》墨拓一本,并对其品评鉴赏,喜爱有加,甚是宝重。
梁巘,生卒年不详,字闻山,号松斋、断砚主人,安徽亳州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任湖北巴东县知县,乾隆三十六年(1771)回籍,在寿州主持循理书院。善文章、通经史、工书法,与梁同书、梁国治并称“三梁”,与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为清乾隆时期著名书家,著有《评书帖》、《承晋斋积闻录》。《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