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千字文卷】
新0013805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草书千字文》卷,明,张弼,纸本,纵25cm,横818cm。
张弼(1425—1487),字汝弼,号东海,,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奉贤)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进士。长于诗文,尤擅书法,其中草书甚佳。其草书师法张旭、怀素,用笔奇崛,线条流畅劲健,纵逸多姿。
此卷为张弼书《千字文》,用笔迅疾飞动,错落有致。千字文,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创作的、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全文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内容包罗万象,广受习书者喜爱,不少名家均有千字文墨迹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