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松门札】
新00179759-4/1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致松门札》清,纸本,潘奕隽,纵23.1cm,横12.7cm。
潘奕隽(1740—1830),字守愚,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著《三松堂集》。为藏书世家,子潘世璜,孙潘遵祁、重孙潘介祉、后裔潘祖荫、潘承厚、潘承弼等均为藏书名家,收藏古籍、金石、书画甚富。
此札为潘奕隽写给“松门”的书信,时值盛暑,说自己目力不佳,不便多写字。信札行草书数行,重笔磊落,轻笔飘逸,行书与草书结合并用,节奏生动,章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