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其子寿同札】
新00151464-17/2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致其子寿同札》清,王引之,纸本,共4页,第1页:纵25cm,横18cm;第2-4页:每页纵25cm,横9.7cm。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江苏高邮人。清嘉庆四年(1799)探花。在经学、训诂学、校勘学等领域均有极高造诣,与其父王念孙并称为“高邮二王”。梁启超高度评价王氏父子之学,称其为“清代第一流大师、一代所宗”。
此为王引之写给其幼子王寿同的一封家信,信中不仅叮嘱考试要领,更有对其子要注意身体的谆谆嘱托。在这里,大学者化身老父亲,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子嗣深深的关爱和殷殷的期待。王寿同(1804—1852)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及第。
关键词:
梁启超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后从康有为学习,力图维新。戊戌政变后,出亡日本。其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囊括古今,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一生著述等身,总约千万余字,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饮冰室合集》较称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