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芑孙行书诗轴
【王芑孙行书诗轴】
新0010977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行书》轴,清,王芑孙书,纸本,行书,纵128厘米,横56.6厘米。
  释文:
  翰苑岁供禁中帖子,王履道云:彤霞蒨雾绕觚棱,楼雪融银滴半层。别殿拟开延福宴,夹城先试景龙灯。政和七年所进也,皆纪一时实事,其后遂为典故,不徒以才思为长。慕堂先生鉴。愚弟王芑孙。
  款署:“慕堂先生鉴。愚弟王芑孙。”钤“王芑孙印”白文印、“惕甫”朱文印。引首章“渊雅堂”朱文印。
  此作录文摘自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书法仿刘墉,书风温润静穆。

撰稿人:华宁


关键词: 王履 引首 刘墉

王履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元末明初医学家,明初在西安供职于秦府,著有医书数种。精工诗文书画,擅画山水,师承南宋马远、夏圭,尤长于写生,不拘前人成法,主张深入自然,师法造化,从真山实水中汲取素材,在摹古成风的明初画坛上,其见解是较为难得的。《华山图》是王履唯一的传世之作。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刘墉

刘墉(1720—1804年,又作1719—1805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安。《清史稿》有传。工书法,初学赵孟頫、后法魏晋,乃自成家。清张维屏《松轩随笔》评其书云:“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康有为认为刘墉书法“力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刘墉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