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行草七律诗轴
【王宠行草七律诗轴】
新0018111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七律诗》轴,明,王宠书,纸本,行草,纵141.8厘米,横28.3厘米。
  释文:
  山田荦确苦多沙,学种东陵五色瓜。激涧即看穿石竹,插篱偏自爱藤花。囊中未得飡霞法,溪上时留泛海槎。长日辍耕无一事,只须牛角挂南华。
  署款:“王宠”。钤“王履吉印”白文印、“韡韡斋”朱文印。
  本幅为王宠自书七言律诗《横山下种瓜作》一首。用笔疏宕遒健,锋藏书劲,拙中寓巧,得王献之质朴率真之趣。

撰稿人:李艳霞


关键词: 王宠 王履 王献之

王宠

王宠(1494—1533年),字履仁,后字履吉,别号雅宜山人,吴(今江苏苏州)人。为邑诸生,累试不取,贡入太学。工诗文,精书法,风格婉丽遒逸,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三家”。能山水,工篆刻。为唐寅姻亲,其子娶唐女,亦与文徵明交善。

王履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元末明初医学家,明初在西安供职于秦府,著有医书数种。精工诗文书画,擅画山水,师承南宋马远、夏圭,尤长于写生,不拘前人成法,主张深入自然,师法造化,从真山实水中汲取素材,在摹古成风的明初画坛上,其见解是较为难得的。《华山图》是王履唯一的传世之作。

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省)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累迁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书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雄深雅健,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晋书》卷八十八有传。传世书迹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玉版十三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