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行书小游仙诗轴
【洪亮吉行书小游仙诗轴】
新0006141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小游仙诗》轴,清嘉庆九年(1804年),洪亮吉书,洒金笺,行书,纵166厘米,横35厘米。
  作品书七绝《小游仙诗》一首,书于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秋,洪亮吉时年59岁。洪亮吉曾以言获罪,遣戍伊犁,有感于人生遭遇,遂自号更生居士。此作即其从伊犁赦归之后所书。书风委婉疏秀,兼具馆阁体的妍美悦目与董派书风的散淡清雅,笔墨老到而生动,是北江先生行书用意之作。
  款署:“甲子小阳春日钞小游仙诗一首。更生斋洪亮吉。”钤:“礼吉”白文印、“稚存”朱文印。
  释文:
  东南一髪是扬州,天外山排十二楼。欲趁新凉看沧海,月高吹篴下云头。甲子小阳春日钞小游仙诗一首。更生斋洪亮吉。

撰稿人:华宁


关键词: 洪亮吉 馆阁体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年),原名礼吉,字稚存,号北江,清代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督学贵州、福建。为乾嘉考据学著名学者之一,与孙星衍并称“孙洪”。书法以篆书见长,兼工隶、行书。

馆阁体

即“台阁体”,一种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的官场书体,清人多称“馆阁体”,明人多称“台阁体”,其义基本相同。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云:“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乾隆中叶,四库全书馆开设以后, “馆阁体”广泛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