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草书诗轴】
新0015313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草书诗》轴,清,傅山书,绫本,草书,纵193.5厘米,横51.5厘米。
释文: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七十六岁老人傅山书于小园柳下。
款署“七十六岁老人”。考察傅山存世的大量作品,署有年款者较少,我们只能从笔法、风格等方面推断其创作年代,因此此件作品对研究傅山书法编年,特别是晚年书风具有重要意义。
此作节录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这种草书条幅是傅山最常书写的形式,同时也最能表现他草书纵横开阖的气势。此作用笔轻重提按,纵敛自如,用墨的浓淡枯润控制得极为讲究,充分展示了傅山晚年老道的笔墨功力。清代赵彦偁曾这样评价傅山:“青主笔力雄奇宕逸,咄咄逼人。余尝谓顺康间名书以王孟津为第一,今览青主书,庶可为配,且欲过之。”
释文: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七十六岁老人傅山书于小园柳下。
款署“七十六岁老人”。考察傅山存世的大量作品,署有年款者较少,我们只能从笔法、风格等方面推断其创作年代,因此此件作品对研究傅山书法编年,特别是晚年书风具有重要意义。
此作节录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这种草书条幅是傅山最常书写的形式,同时也最能表现他草书纵横开阖的气势。此作用笔轻重提按,纵敛自如,用墨的浓淡枯润控制得极为讲究,充分展示了傅山晚年老道的笔墨功力。清代赵彦偁曾这样评价傅山:“青主笔力雄奇宕逸,咄咄逼人。余尝谓顺康间名书以王孟津为第一,今览青主书,庶可为配,且欲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