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文:
过河逢麦色,寒暖北南殊。因忆尤教喜,入诗兼可图。未成风摆浪,已自露贯珠。赖此青黄接,绝胜看绿芜。 麦色一首。壬午仲春月上浣御笔。
钤玺二方:“所宝惟贤”、“乾隆御笔”。鉴藏印钤“石渠宝笈所藏”、“宣统尊亲之宝”。
本幅为乾隆皇帝自作并书五律一首,名为《麦色》(参见《御制诗集》三集卷十九)。早春二月,北方乍暖还寒,而黄河以南却已是麦色喜人,充满生机。 据款署可知,作品书写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时乾隆皇帝52岁。书法纵逸劲健,颇富气势,从中可看出弘历对赵孟頫书风的研习和对祖父康熙皇帝书法的摹仿,因此作品兼容了赵、董二家的风貌,表现了弘历盛年时成熟的书法造诣,是其大字行书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所宝惟贤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
石渠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乾隆皇帝
黄河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起源于青海省,在山东省北部汇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
赵孟頫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元之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