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行书冰渡诗轴
【康熙帝行书冰渡诗轴】
故0023795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冰渡诗》轴,清, 玄烨书,纸本洒金,行书,纵131.2厘米,横53.3厘米。
  释文:
  云深卓万骑,风劲响千旗。半夜河冰合,安然过六师。冰渡。
  钤“康熙宸翰”、“稽古右文之章”、“渊鑑斋”印。鉴藏印钤“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宣统尊亲之宝”、“教育部点验之章”。
  本幅为康熙皇帝自作并书《冰渡》五言诗一首,载《清圣祖御制诗二集》卷五。原诗下有题记曰:“时河冰未合,师行之顷,忽报可渡,次早如行平地。”书写时未录。
  此作笔画沉着劲健,具有遒逸俊爽之美。

撰稿人:华宁


玄烨

宸翰

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稽古

考察古代,研习古事。

右文

重视文化教育,崇尚文治。

石渠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