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行书七律诗轴
【沈德潜行书七律诗轴】
新0010590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七律诗》轴,清,沈德潜书,纸本,行书,纵99.5厘米,横38.2厘米。
  释文:
  生平道脉宗徽国(小字注:先生正学一宗朱子),出守宜来古歙州。癫旱频仍勤补救,哀鸿安宅免迁流。清同婺水江中汇,高并天都云外求。千里相逢旋相别,采萧何止詠三秋(小字注:辛未岁潜游黄山,晤先生于官斋。今别去四载矣)。甲戌孟春小诗奉寄子兼老公祖老先生并祈教正。邻治侍生沈德潜时年八十有二。
  钤“沈德潜印”、“归愚”、“吴下老诗翁”印。鉴藏印钤“刘氏同民鉴定真迹”。
  卷书七律诗一首,乃沈德潜于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年)录自作诗。诗中记述“子兼”的学问与政绩,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与怀念之情。沈德潜82岁书此作,笔画婉转圆柔,风度端庄朴实,一派烂漫归于平淡的静穆之气,可谓人书具老。

撰稿人:华宁


关键词: 沈德潜 黄山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古体法汉魏,近体诗宗盛唐,创诗学之格调说,在当时与王士祯、赵执信、袁枚并峙于诗坛。清乾隆初年举鸿博未遇,乾隆四年(1739年)得中进士,时年已67岁。乾隆皇帝曾亲召他讨论历代诗词源流,称其为老名士,命值上书房,擢礼部侍郎,后以年老力衰,准其告老还乡,并仍食原俸。乾隆皇帝赐诗极多,并称他与钱陈群为东南二老。卒赠太子太师,谥“文悫”。著有《五朝诗别裁》、《古诗源》、《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西湖志纂》等书。

黄山

黄山,秦称黟山,唐天宝六年(747年)改今名。相传黄帝在此修身炼丹,故名黄山。现位于安徽歙县、太平、修宁、黟县间,方圆250公里,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游览胜地。山脉绵延三百余里,重峦叠嶂,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无愧“人间仙境”的美誉。此外,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199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