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愈行书暑气帖页
【马愈行书暑气帖页】
新00049113-21/2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暑气帖》页,明,马愈书,纸本,行书,纵23.7厘米,横38厘米。
  释文:
  暑气初平,颇有凉思。十一日敬洁一觞,敢请移玉过寒舍话旧片时,惟不外是荷。
  署款:“马愈奉医相杜先生阁下。”
  钤印“抑之”。鉴藏印有“朱之赤鉴赏”、“顾崧之印”、“仪周鉴赏”、“伍元蕙俪荃氏”、“张珩私印”、“周氏作民”等诸方。
  帖后有清陈其锟题跋两行。
  《暑气帖》是马愈邀请朋友医相先生来访叙旧的书信。因系友人间来往信札,书写时随意性很大,行笔纵横不羁,体势开张而不求工致。其书体瘦劲奔放,气息朗畅。陈其锟跋中称:“此书骨力排奡,纵宕不羁。”
撰稿人:李艳霞

马愈

马愈(生卒年不详),字抑之,号华发仙人,嘉定(今上海)人。明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能诗文,善书法,纵逸不羁,人称“马清痴”。亦工画山水,与杜琼、刘珏齐名。

张珩

张珩(1915—1963年),字葱玉,别署希逸,祖籍浙江吴兴,1915年 2月10日生于上海。青年时期即以书画鉴定闻名。1934、1946年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1950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同年调文化部文物局工作。曾任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珩在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尤其在书画鉴定方面造诣更深。他善于探索书画用笔的规律,并把实物与文献资料相结合,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作出科学判断,成为著名的中国书画鉴定专家。

朱之赤

朱之赤(明崇祯—清康熙初,即公元17世纪),号卧庵、卧翁,安徽休宁人。著名鉴藏家,赏鉴至精,收藏颇富。著《朱卧庵藏书画目》一卷,多收录明人作品,其中收录同时代人所作尤多。

陈其锟

陈其锟(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嘉靖、道光年间,字吾山,号棠溪,广东番禺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以知县用,改礼部主事。遭父母之丧,归里不复出。主讲于羊城书院近30年。曾创议设义仓,嘉惠贫民。精鉴古,诗文、词皆博。工书法,直逼欧阳率更。有《陈礼部文集》及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