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簠隶书石室山诗轴
【郑簠隶书石室山诗轴】
新0010592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隶书石室山诗》轴,清,郑簠书,纸本,纵200.2厘米,横98.8厘米。
  此轴书录谢灵运《石室山诗》一首,自识云:“谢灵运石室山诗,己巳秋书为实庵老公祖。谷口郑簠。”钤“郑簠之印”、“脉望楼”印二方,引首钤“书带草堂”印。本幅无藏印。
  “己巳”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作者时年67岁。
  此轴书法虽仍以《曹全碑》为宗,但去其俏丽而略增雄浑之气,用笔较为粗放,荡规逾矩,别具风彩,具郑簠晚年书法的典型风格。受书人“实庵老公祖”尚不能确考其为何许人,据查清初号实庵者有二,一为黄秀,另一为安丘人曹贞吉,题中所称抑或为其中一人,尚乏足够证据,姑录于此,待考。

撰稿人:马季戈


石室

邱崧,字石室,清江苏常熟布衣。工诗画。

郑簠

郑簠(1622—1694年),字汝器,号谷口,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工书法,尤以隶书擅名于清初书坛。其隶书初学明代宋珏,后专意于《曹全碑》,并在隶书中融入草书笔法,形成疏宕纵逸、顿挫飞扬的独特风格,对清代隶书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清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包世臣将其书列为逸品上,时有“谷口八分古今第一”之誉。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年),小字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因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曾官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工书法,学王羲之,真草皆臻其妙。亦工画,能作佛像,曾在浙西甘露寺内画菩萨六壁。诗文兼擅,为时所称。《宋书》、《南史》皆有传。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曹全

曹全(生卒年不详),字景完,敦煌效榖人。东汉光和六年(183年)举孝廉,除郎中,转任郃阳令。曾随军征疏勤,有战功,为官期间有政绩。属吏王敞等曾为其勒石纪功。

曹全碑

全称《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碑刻,碑文隶书体。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县旧莘里村出土。碑文记载了曹全参与镇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事件及郃阳县郭家起义等情况。书法秀丽骨劲,为汉隶名碑。

黄秀

黄秀(生卒年不详),字君实,巴陵人。清康熙进士,官至山东道御史。尚朴学,著有《实庵文集》。

曹贞吉

曹贞吉(生卒年不详),字升元,安丘人。清康熙进士,官礼部郎中。擅诗,有《实庵诗略》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