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楷书五言联
【赵之谦楷书五言联】
新0010041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楷书五言联》,清,赵之谦书,纸本,纵189厘米,横56.5厘米。
  本幅集前人句为联,联云:“猛志逸四海,奇龄迈五龙。”上联识云:“集陶征士郭著作诗句为益斋尊兄书。”下联识云:“同治九年岁在庚午中夏之月,赵之谦记。”款下钤“会稽赵之谦印信长寿”、“定光佛再世坠落娑般世界凡夫”印二方。无藏印。同治九年(1870年),时赵氏41岁。
  此联书风雄健,折笔方阔而墨气温润,尚保留颜鲁公楷法遗意,但其潇洒流畅之势已具邓石如书韵。谓其为邓派之三变,信不虚出。此联为清代后期碑学书法的典型,也是赵之谦中年时期楷书中之精品。上款"益斋"当与其所书《篆书急就章》的受书人为同一人,即上海陈以谦。

撰稿人:马季戈


关键词: 赵之谦 邓石如

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年),字益甫,号撝叔,别号悲盦等,浙江绍兴人。清咸丰年间举人,曾历任江西鄱阳、奉新知县。精书画、篆刻,并工于金石之学,著有《六朝别字》、《补寰宇访碑录》等书。其书初宗颜真卿,后专意于北碑,篆隶师邓石如,又融化入己法,自成一家。时人评云:“撝叔书初师颜平原,后深明包氏钩捺抵送万毫齐力之法,篆隶楷行一以贯之,故其书姿态百出,亦为时所推重,实乃邓派之三变也。”赵之谦是“海派”先驱之一,其书画不仅名重于时,而且对近现代艺坛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年),初名琰,因避清仁宗讳,遂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安徽安庆)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碑学大师。少好刻石,弱冠谒江宁梅镠,梅家多藏金石善本,尽出与石如,使专摹习。客梅氏八年,学既成,又客于两江总督毕沅幕府。三年后辞归。工书法、篆刻。书工各体,以篆、隶为最精,颇得古法,兼融各家之长,形成独特风格。清李兆洛谓其书“真气弥满,楷则俱备,其手之所运,心之所追,绝去时俗,同符古初,津梁后生,一代宗仰。”对清代中、后期书坛有巨大影响。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书行世,《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