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士慎隶书观绳伎七古诗轴
【汪士慎隶书观绳伎七古诗轴】
新0014519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隶书观绳伎七古诗》轴,清,汪士慎书,纸本,纵118.2厘米,横34.8厘米。
  此轴录中唐刘言史所作七言诗《观绳伎》,书于雍正三年(1725年)中秋前二日,自识:“近人汪士慎书于拥万山堂。”下钤“渐翁”、“近人”、“梦泉生”印三方。题下钤“士慎”。本幅无藏印。
  此轴为汪士慎40岁时所书。书法清劲,用笔挺秀纤细,结字方整,波、挑之势具汉隶风格,但从总体来看,仍受明代及清代早期隶书的时尚影响,传统多于变化。

撰稿人:马季戈


关键词: 汪士慎 刘言史

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62年),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县,久居江苏扬州。擅诗文书画,为“扬州八家”之一。书法以分隶最工,宗法汉人。晚年双目失明,但仍能书画,金农谓其“盲于目不盲于心”。亦精篆刻。著有《巢林诗集》行世。

刘言史

刘言史(生卒年不详),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初镇河北,王武俊奏为枣强令,以疾辞不受,后人因此称之为刘枣强。唐代诗人,与李贺同时。诗歌美丽恢瞻,李贺之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相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