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木雕双螭纹翘头案
黄花梨双螭纹翘头案
黄花梨双螭纹翘头案侧面
黄花梨双螭纹翘头案局部
【黄花梨木雕双螭纹翘头案】
新0013815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明,高86厘米,长147.5厘米,宽44厘米。
  条案黄花梨木质。案面攒框镶板心,两端安装外卷翘头,面沿打洼牙条与雕有象鼻纹的牙头一木连作,并在牙子的边沿起阳线,两端连接牙堵。夹头榫结构。四腿素混面,两侧腿间镶透雕双螭,大螭在上,小螭在下,寓意“教子升天”。足下带托泥
撰稿人:宋永吉

条案

中国古代家具的一种。案面窄而长,案体较高。

黄花梨

明清时期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料品种之一。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攒框

中国古代家具上用攒边方法做成的框称为攒框。

打洼

1. 家具工艺术语。家具线脚起阳线而又在其正中做出凹面的称作“打洼”。两道并列称“双打洼”,一道的称“单打洼”。
      2. 一种玉器制作的工艺手法,一般采用打磨减地方式做出凹沟似的造型。

牙条

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来装饰。这种牙子中长而直的称为牙条。

牙头

较短或较小的牙子俗称“牙头”。

牙子

一般指设置在桌案的面框或束腰下、连接于两腿之间的部件。设于其它部位的则常称牙条。

一木连作

在家具制作中,家具的两部分不用两块木料拼接,而用一块木料制作,称“一木连作”。

夹头榫

案形结体家具的基本制法之一。腿上端出榫并开口,中夹牙条、牙头,出榫与案底面的榫眼接合。

夹头榫结构

家具术语。牙条与牙头一木连作,在腿上端开出向上的豁口,牙条里侧开槽,将槽口对准腿上的豁口压下去,把牙条夹在两腿之间,这种结构称之为“夹头榫结构”。

混面

传统家具构件上线脚造型之一种,即高起的素凸面。

透雕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教子升天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之一。由一条大龙和一条小龙组合,大龙在上,小龙在下,有教育后代早日成材之意,俗名“教子升天”。

托泥

传统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着地,另有横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称为“托泥”。有的托泥之下还有小足,小足才是真正落地的部位。此部件多见于条案、几类等传统家具,以增稳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