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博古格
【黄花梨博古格】
故0020757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黄花梨博古格,清晚期,高112.5厘米,横80厘米,纵32厘米。
  此格通体以优质黄花梨木制。齐头立方式,正面开七孔,其中一孔装门,高低错落,上部镶透雕拐子纹花牙,下部镶瓶柱式栏杆。格下部正中对开两门,门心板对称浮雕梅花。门内有小抽屉一具。两腿间装垂云纹洼堂肚下牙。格两侧为四段攒框绦环板,分别浮雕拐子纹及博古纹
  此件木格以中国传统的木器做法和装饰风格为主,惟开孔下部所镶瓶柱式栏杆带有西洋意趣。这类作品多出自清宫造办处木作之手。
撰稿人:胡德生

黄花梨

明清时期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料品种之一。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透雕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拐子纹

传统家具上的一种硬角连续拐弯的纹饰。如果加上龙头并与缠枝花卉相结合称“香草夔龙”,无龙头者则称为“拐子纹”。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洼堂肚

清式家具的装饰手法之一,牙条正中下垂的曲边装饰线角称为“洼堂肚”。

攒框

中国古代家具上用攒边方法做成的框称为攒框。

绦环

在家具的板心或其它构件上浮雕或彩绘方形或圆形的绦线,称为绦环。

绦环板

传统家具上的一种构件,常用于柜门的板心,屏风的上眉板、腰板和下裙板上。其作法是沿边框里侧于板心浮雕一周突起的棱线,并保持与边框平行。突起的线纹由于四角相连成方环状,犹如衣服上的绦边,故曰“绦环板”。

博古纹

以多种古代器物如古铜器、古玉器、古瓷器等为图形作装饰的纹样叫博古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