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出头官帽椅以黄花梨木制成,通体光素无雕饰。椅的搭脑两端微向上翘起,靠背略向后弯曲,扶手与鹅脖均为弯材,相交处有角牙相衬,座面用藤屉,下为直牙条,腿足圆材,四腿直下,迎面的管脚枨下装极窄的牙条。
此椅看似作工简单,雕饰无多,却颇具匠心。其造型简练明快,弯曲中见端正,朴素中显大气,这是明代家具最为常见的特点之一。
黄花梨
明清时期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料品种之一。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四出头官帽椅
明式家具中椅的一种经典造型。四出头官帽椅指的是椅子的“搭脑”两端出头,左右扶手前端出头。其标准形式是后背为一块靠背板,两侧扶手各安一根“连帮棍”。
搭脑
装在椅背或衣架之上用于连接立柱和背板的构件。椅背搭脑一般正中稍高并略向后卷,以便人们休息时将头搭靠其上,故名。
靠背
亦称欹床。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坐具,现已很少见。其形式犹如椅子的靠背,是一种无座腿甚至无座面的坐具。其背后安有可以撑放的活动支架,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调节靠背的角度。它多在床榻上或席地使用。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说:“靠背以杂木为框,中穿细藤,如镜架然。高可二尺,阔一尺八寸,下作机扃,以准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适情,甚可人意。”宋、明绘画中也可见到此种坐具。
鹅脖
圈椅、官帽椅的扶手前端立柱,多作曲弯形,俗称鹅脖。
角牙
横材与竖材相交的转角处装饰的花牙称角牙,横材在下称坐角牙,横材在上称倒挂牙子或“挂角牙”。
牙条
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来装饰。这种牙子中长而直的称为牙条。
圆材
一般指断面为圆形的木料。主要构件断面为圆形的家具常称以圆材制作。
管脚枨
贴近地面安装、能牢固家具腿足的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