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条案
【紫檀木条案】
新0009384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高85厘米,宽233厘米,纵93厘米。
  通体以紫檀木制成,案面光素,面下为素牙板,四腿混面双边线,两侧腿间安委角方格枨,下有托泥
  此案的特点是用重材,显得格外浑厚凝重,边抹宽度达15.8厘米,厚6.5厘米,紫檀家具用如此大料实属罕见。此案造型方正,工艺精致,装饰简洁,是一件典型的明代家具。
撰稿人:周京南

牙板

家具部件名称。一般指面框或束腰下设置的连接于两腿之间的部件。设在其它部位的一般称为牙条。

混面

传统家具构件上线脚造型之一种,即高起的素凸面。

委角

家具中线角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北方木工称为“委角”,江南木工称“劈料做”。

托泥

传统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着地,另有横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称为“托泥”。有的托泥之下还有小足,小足才是真正落地的部位。此部件多见于条案、几类等传统家具,以增稳重之感。

紫檀木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混面双边线

传统家具构件上线脚造型之一种。家具方腿两侧起圆线,中间起弧形混面,统称“混面双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