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形帽顶】
故0001184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金龙形帽顶,清,长6.5厘米,宽3.4厘米。
帽顶椭圆形。镂空錾一龙纹,龙回首,口衔东珠一颗,四足立于云中,尾部高高翘起,身前及两侧各嵌东珠一颗。座及边沿均錾云纹。
帽顶椭圆形。镂空錾一龙纹,龙回首,口衔东珠一颗,四足立于云中,尾部高高翘起,身前及两侧各嵌东珠一颗。座及边沿均錾云纹。
撰稿人:杨捷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东珠
清朝的冠服制度中特别讲究用东珠。东珠是珍珠的一种,古人依产地的不同把珍珠划分为南北两大系,而清朝则把产生于东北地区的北珠称为“东珠”。东珠是湖珠,色白而透明度较差,但因它产量极少,所以成为贵重之物。清朝的冠服制度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佩戴东珠朝珠,帽顶等所嵌东珠的数量也按亲王,郡王,贝勒等级有严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