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
故00171802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清雍正,上衣长74厘米,肩宽35厘米,下摆77厘米,袖长38厘米;下裳长67厘米,上宽94厘米,下摆57厘米。清宫旧藏。一套计12件。附件:棉坎肩一件。
此为清世宗雍正御用甲。甲为上衣下裳式,月白缎地绣金龙、火珠、云纹、海水江崖等图案,布铜镀金钉,蓝绸里,敷一层薄丝棉,附石青色棉坎肩一件,另分左、右护肩,左、右袖,前、左遮缝各一。下裳分左、右。穿时各部分由金钮扣绊联缀成一整体。
盔甲亦称“甲胄”,是古代战时将帅兵丁用于保护自己的防护服装。据史料记载,清代皇帝为督促八旗官兵训练骑射技艺,增强战斗力,身先士卒,多次身穿盔甲检阅八旗将士,并写下不少御制诗,赞颂将士“貔貅健甲皆精锐,旌旄映水翻朱缨”。
此为清世宗雍正御用甲。甲为上衣下裳式,月白缎地绣金龙、火珠、云纹、海水江崖等图案,布铜镀金钉,蓝绸里,敷一层薄丝棉,附石青色棉坎肩一件,另分左、右护肩,左、右袖,前、左遮缝各一。下裳分左、右。穿时各部分由金钮扣绊联缀成一整体。
盔甲亦称“甲胄”,是古代战时将帅兵丁用于保护自己的防护服装。据史料记载,清代皇帝为督促八旗官兵训练骑射技艺,增强战斗力,身先士卒,多次身穿盔甲检阅八旗将士,并写下不少御制诗,赞颂将士“貔貅健甲皆精锐,旌旄映水翻朱缨”。
撰稿人:毛宪民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甲胄
甲胄亦称“介胄”,是古代帝王、将士所用的铠甲和头盔,是一种作战或礼仪用服装。甲有藤甲、皮甲、棉甲和铁甲之分;盔有藤盔、皮盔和铁盔之别。
八旗
为努尔哈赤创建的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之分,统率官员分都统、参领、佐领几级,是为清军主体和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