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
故0006179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清康熙,长24厘米,高46厘米。清宫旧藏。
绵袜高袎式。袜帮用白色暗花绫做成,袜筒以蓝色暗花缎为面料,袜口镶青绒边,袜内絮丝绵。袜筒部位饰荷花、山水及杂宝纹样,皆用五彩丝线以拉锁绣技法绣制,仅勾勒出纹样的轮廓。此袜装饰简洁清新,纹样取法自然,彰显出穿用者的审美情趣,是康熙时期后妃冬季穿用之袜。
绵袜高袎式。袜帮用白色暗花绫做成,袜筒以蓝色暗花缎为面料,袜口镶青绒边,袜内絮丝绵。袜筒部位饰荷花、山水及杂宝纹样,皆用五彩丝线以拉锁绣技法绣制,仅勾勒出纹样的轮廓。此袜装饰简洁清新,纹样取法自然,彰显出穿用者的审美情趣,是康熙时期后妃冬季穿用之袜。
撰稿人:严勇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杂宝纹
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组成的纹饰。通常有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