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袍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金云龙单朝袍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金云龙单朝袍背面
朝袍胸前三团暗花团龙、凤勾莲纹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金云龙单朝袍黄条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袍】
故0004230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袍,清康熙,身长148厘米,两袖通长200厘米,袖口17厘米,下摆138厘米。披领横106厘米,纵35厘米。清宫旧藏。
  朝袍质地为芝麻纱,纱上织暗花纹样:上身前后均呈“品”字形排列暗花三团,一团暗花团龙勾莲纹在上,二团暗花团凤勾莲纹在下。下裳呈“一”字形排列暗花团龙勾莲纹三团。朝袍又饰描金花纹,其中披领行龙二,两袖端正龙各一,腰帷前后行龙各二,下摆前后正龙各一、行龙各二,里襟腰帷处左向行龙一,里襟下摆处右向行龙一。
  此朝袍为康熙皇帝穿用的夏季朝袍,其形制和纹饰皆反映了清初皇帝朝服的特点。
  附二黄条,墨书:“圣祖”、“蓝芝麻地纱描金边单朝袍一件。二等饭块正珠背云二颗,四等饭块正珠四颗”。
撰稿人:严勇

勾莲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勾莲纹

唐宋之时,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卉图案,这一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莲花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卉纹饰之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卉旁往往带有细长的枝蔓,称之为勾莲纹。

行龙

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

康熙皇帝

皇帝朝服

皇帝朝服,亦称礼服。式样为上衣下裳,颇类现在的百褶连衣裙。绣纹除皇帝服饰常用的云龙纹外,最突出的有只能用于朝服的、代表天子的“十二章”纹。有裘、棉、夹、单、纱多种形式,分四季穿用。颜色有四种,分别用于不同场合:明黄色,用于元旦、冬至、万寿及祀太庙等典礼;蓝色用于祀天(圆丘、祈谷、常云);红色用于祭朝日;月白色用于祭夕日。

背云

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