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绫项羽魏豹戏像册
堆绫项羽魏豹戏像册(项羽)
堆绫项羽魏豹戏像册(魏豹)
【堆绫项羽魏豹戏像册】
故0007311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堆绫项羽魏豹戏像册,清光绪,纵39厘米,横33厘米。清宫旧藏。
  此册为项羽和魏豹的戏曲形象图册,二人分别被安排在对开的两页上。图册以蓝色缎为地,将缎、绫、绸、纸板等按照人物的形状剪裁后拼贴而成,内有填充物,使人物形象愈显丰满,衣服上镶嵌的亮片、冠帽上的绒球也使形象更为写实。人物面部用笔描绘,弥补了堆绫艺术效果之不足。此像册题材和手法十分新颖,不仅在堆绫作品中,即使在所有的织绣画中也很少见。
撰稿人:阮卫萍
关键词: 堆绫 项羽 魏豹 镶嵌

堆绫

中国古代织绣品种之一。用料以绫为主,亦可用绢、缎、纱、罗、绸、麻和布等料。将料裁成各式绫片后托纸、粘贴(也有用针线缝钉上的,称之“切针” ),堆成各式题材的纹样,或在上面再加刺绣。堆绫工艺在京、冀、豫、赣、苏、浙、闽、甘和西藏等地均有制作。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秦末,项羽随叔父项梁起义。秦将章邯围赵,楚怀王派兵救援,项羽杀死观望不进的统帅宋义,自己率兵,破釜沉舟,渡漳水与秦军激战于巨鹿,秦军主力就此被摧毁殆尽。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后在楚汉战争中,被汉将韩信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他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而亡。 项羽的失败不仅没有减损其霸王的威名,反使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光彩的悲剧性英雄之一,而为后世所慨叹歌咏。《霸王别姬》就是传统戏曲中最著名的剧目之一。

魏豹

魏豹(?-公元前204年),汉初诸侯王。陈胜起义后立他的兄长魏咎为魏王,后魏被秦将章邯攻破,魏豹逃亡至楚,借兵数千人,复攻下魏地,自立为魏王。楚汉战争期间,魏豹反复于项羽与刘邦两大势力间,荥阳战事危急时,汉将恐其有变,遂杀之。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