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镀金珐琅亭式内有升降塔钟
铜镀金嵌珐琅升降塔问乐钟
铜镀金嵌珐琅升降塔问乐钟(局部2)
铜镀金嵌珐琅升降塔问乐钟(局部1)
【铜镀金珐琅亭式内有升降塔钟】
故0018271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铜镀金珐琅亭式内有升降塔钟,广州,清乾隆,高108厘米,宽44厘米,厚38厘米。 
  钟共分三层。底层内安放音乐及活动玩意装置。底层正面居中有三针时钟。钟盘两侧拱门内均有可转动的捧花篮双童子,左右两侧面布景箱内平铺水法玻璃棒。二层门内有可升降铜镀金九层佛塔一座,塔旁左右两旁各有插翅羽人,合手作叩拜状。二层及上层平台四角均有转花。上层亭子门内有一人手持折联。
  钟在底层后面上弦,在乐声中,捧花篮的童子原地转圈;佛塔逐层升起,又渐渐下降;羽人拜塔;持折人移动出门,到指定位置后站立,打开折子,折上书 “千秋永固 ”四字;四角转花随之转动。乐止,塔落至原位,持折人退回门内,转花、童子停转。
  升降塔形式的钟表在近代机械钟表中并不鲜见,但这件在演示塔升降的同时,还伴随有其他复杂活动玩意的钟表实属难得,体现了广州钟表的高超水平。
撰稿人:关雪玲
关键词: 珐琅 拱门 水法 千秋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拱门

即上部为弧形之门。

水法

在一个齿轮的长轴上固定一个透明的螺旋形玻璃柱,在机械带动下转动起来看似流水,人们通常把这个装置称之为水法。在古钟表中每根水法齿轮之间传动比都是一,也就是说每根水法的转速都相同,它们的形状大小、齿形、齿数都是一样的。由于玻璃柱的螺旋纹的密度、方向、装配排列形式不同及钟上表演的需要,水法可以有多种形式的组合,以营造出平流水、喷泉式流水及瀑布式流水等各种流水景象的不同效果。

千秋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