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料石六角星式表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
故0018366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19世纪,直径17厘米,厚5.5厘米。法国制造。
  表的造型为六角星式样。星体为大理石质,正面边沿镶有相间排列的白、绿两色料石,中央镶嵌珐琅圆形表盘,表盘周围有六条放射线,好似光芒。表盘口圈处及放射线上均镶嵌有相间排列的白、绿两色料石。二针表盘上有“TienTsin”(天津)和“Made in France”字样,由此可知此表为中国销售的法国钟表制造商生产的产品。表背面有折叠的支架及挂钩,既可支撑置于桌上又可悬挂。
撰稿人:关雪玲
关键词: 镶嵌 珐琅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