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款仿钧窑变釉杏圆瓶
宣统款仿钧窑变釉杏圆瓶
宣统款仿钧窑变釉杏圆瓶底部
【宣统款仿钧窑变釉杏圆瓶】
故0015652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宣统款仿钧窑变釉杏圆瓶,清宣统,高30厘米,口横10.5厘米,口纵9厘米,足横12厘米,足纵9厘米。
  瓶通体四方形,直口,口至颈部委角,鼓腹,四方圈足。内外通体及圈足内均施窑变釉,仿钧釉特征。颈部两侧对称置贯耳。外底阴刻“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撰稿人:赵小春
关键词: 钧窑 委角 仿钧釉 阴刻

钧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委角

家具中线角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北方木工称为“委角”,江南木工称“劈料做”。

仿钧釉

清代仿宋钧窑而制作的色釉品种。清雍正时景德镇窑的仿钧窑瓷器不仅按宋代器型制作,而且还仿其釉色。所施铜红斑或与蓝釉相混和,或单独浮于蓝釉之上,或被用作器物不同部位之间隔标志。有的仿钧釉烧成后釉面为火红色基调,杂以放射状的青蓝和金黄色,俗称火焰红。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