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蟋蟀罐】
新0012597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澄泥蟋蟀罐,明宣德,高8.8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2.5厘米。
罐口、底相若,直口,深弧腹,玉璧底。通体澄泥无釉。外壁分别绘有两组人物图,周围衬以栏杆、树木、花卉等纹饰。盖面绘仙人指鹿,上配祥云。外底有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竖行款。
罐口、底相若,直口,深弧腹,玉璧底。通体澄泥无釉。外壁分别绘有两组人物图,周围衬以栏杆、树木、花卉等纹饰。盖面绘仙人指鹿,上配祥云。外底有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竖行款。
撰稿人:徐巍
玉璧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用作礼天或以之显示身份。祭祀时作为祭天、祭星的祭器,稍小的玉璧可作为佩饰,还可放在墓中作辟邪和防尸腐用。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型比较简单。到春秋战国时,玉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面纹等雕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加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不多见,在明、清时则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也有用琉璃制者。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