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岗文化彩陶钵
彩陶钵
彩陶钵底部
【青莲岗文化彩陶钵】
新0017944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彩陶钵,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高11.2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7厘米。
  钵圆唇,宽肩,肩以下陡收,平底。泥质红陶。器物表面施白色陶衣。肩部以褐彩留白二方连续叶纹装饰,每五片叶子组成一椭圆形图案,共五组。叶纹下饰褐彩圆点纹一周。据科学测试,青莲岗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4400年。
  青莲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初在江苏淮安青莲岗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出土陶器主要有鼎、釜、甑等炊器,豆、碗、钵等饮食器。其彩陶多用红、褐、紫彩描绘纹饰。纹饰有双弧线纹、水波纹、八卦纹、十字纹及圆点纹等。
  此件由江苏邱县四户公社大墩子出土。
撰稿人:冯小琦

彩陶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主要以赭、红、黑、白等色绘饰的手制陶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成就卓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莲岗文化

青莲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1951年首先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宋集乡青莲村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地区,据碳14法测定其年代距今约7400—6400年。出土陶器主要有鼎、釜、甑等炊器,豆、碗、钵等饮食器。其彩陶多用红、褐、紫红彩描绘纹饰。纹饰有双弧线纹、水波纹、八卦纹、十字纹及圈点纹等。青莲岗遗址的发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把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同中原黄河流域的诸原始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在地域上连成一片,形成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的完整体系。

褐彩

一种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彩料。始见于西晋后期,东晋到南朝早期曾普遍使用,而在隋唐白瓷上运用效果尤佳。

二方连续

亦称“带状图案”,图案画中的一种组织方法。是将一个纹样单位向左右或上下连续成一条带状的图案。其排列的方法很多,匀齐的排列、平衡的排列或混合式排列等。应用范围很广,多用作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