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铜彩出戟尊
仿古铜彩出戟尊
仿古铜彩出戟尊底部
【仿古铜彩出戟尊】
故0015461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仿古铜彩出戟尊,清乾隆,高28.4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14.6厘米。
  尊撇口、鼓腹、圈足外撇。器身四面出戟,以青铜色为地,辅以绿松石釉、金银彩,间饰青铜锈色。外底刻阳文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外围金彩双方栏。
  此件瓷尊无论造型还是颜色均刻意模仿青铜器,达到了使人仅凭肉眼无法辨别是瓷还是铜的地步,这种釉色是乾隆时期的新创釉色。
撰稿人:赵聪月

出戟

器身凸起扉棱谓之出戟。

古铜彩

乾隆时期的创新品种,从器型、釉色到细部装饰,都刻意摹仿古铜器。有的在与古铜色调相近的茶叶末釉地上凸印花纹或各种耳饰,有的加红、蓝、绿彩锈斑,甚至底足亦施红、蓝、绿间杂的锈斑花纹。有些精美之器还仿饰错金银工艺的花纹,几达乱真之境。

出戟尊

陶瓷器形之一,系仿青铜器造型而来。宋代钧窑、官窑均有烧造,明洪武、嘉靖、万历时期沿袭。其出戟部位一般分布于颈、腹、足部三段。宋代出戟尊一般多四面出戟,而明正德等时期亦有两面出戟者。以青花品种为多,也有黄地青花者。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