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碗墩式、敞口、深腹、圈足。口沿和足墙皆有双弦线,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碗外壁以青花加彩装饰,绘两锦鸡、双飞燕,衬以山石、牡丹、玉兰。一对锦鸡立于山石上昂首远眺,尾部一垂一翘。双燕上下翻飞,极具动感。山石用青花描绘,使用分水法表现阴阳向背。牡丹花用色较多,有红、黄、绿、淡紫等色,缤纷艳丽。此装饰题材寓意“玉堂富贵”“喜报春来”。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加彩
瓷器中的一种装饰手法。仅用青花作为五彩纹饰中的一种釉下彩料来表现局部纹饰,而不用其勾勒物象的轮廓线。康熙朝初年的青花加彩器物,青花的颜色较灰黑,五彩浓艳,画面布局繁密。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后,青花的颜色青翠明快,五彩色泽浅淡,清新雅致,纹饰布局疏密有致。
锦鸡
又名山鸡、野鸡,毛羽绚丽。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云:“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置大镜前,鸡见形而舞。”
水法
在一个齿轮的长轴上固定一个透明的螺旋形玻璃柱,在机械带动下转动起来看似流水,人们通常把这个装置称之为水法。在古钟表中每根水法齿轮之间传动比都是一,也就是说每根水法的转速都相同,它们的形状大小、齿形、齿数都是一样的。由于玻璃柱的螺旋纹的密度、方向、装配排列形式不同及钟上表演的需要,水法可以有多种形式的组合,以营造出平流水、喷泉式流水及瀑布式流水等各种流水景象的不同效果。
玉堂富贵
玉堂是翰林院榜眼的雅称,亦指嫔妃所居之处或神仙居处,因与玉兰花之“玉”、海棠之“棠” 谐音,而牡丹寓意富贵,所以此三种花组合的图案寓意玉堂富贵,多用于绘画、器物的装饰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