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釉刻划蟠螭荷莲纹折腰洗】
故0014310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定窑白釉刻划蟠螭荷莲纹折腰碗,高5.5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9.4厘米。
洗敞口,镶铜釦,折腰,圈足。通体施白釉,内底刻划蟠螭纹,身形矫健,富于表现力,内、外壁均刻划荷莲图案,并以篦划纹表现花瓣筋脉。
此洗白釉纯净,刻划线条自然流畅,尤其是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较为罕见,堪称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
洗敞口,镶铜釦,折腰,圈足。通体施白釉,内底刻划蟠螭纹,身形矫健,富于表现力,内、外壁均刻划荷莲图案,并以篦划纹表现花瓣筋脉。
此洗白釉纯净,刻划线条自然流畅,尤其是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较为罕见,堪称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
撰稿人:陈润民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蟠螭纹
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