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镂雕双螭耳螭纹荷叶式杯】
新0019544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犀角镂雕螭纹荷叶式杯,清中期,高8.9厘米,口径16.4厘米-11.2厘米,足径4.4厘米-4厘米。
杯如斗式,似一枚荷叶收拢,叶缘向内外侧交错翻卷,自然美观。外壁阴刻双钩叶脉为地纹,下部浮雕翻滚的浪花。水纹以细密的平行阳线组成鳞片状的半圆,相互叠压,这种图案化的处理颇有装饰意味。上部高浮雕三条螭龙,辗转扭曲,动感十足。杯鋬以二螭构成,一斜身向上,双爪攀杯缘,头伸入杯口内,另一螭以尾悬其足上,向下探身回首,神态自若。双螭的设计既符合杯鋬的结构要求,又不显得突兀,无疑是器物的点睛之笔。
杯如斗式,似一枚荷叶收拢,叶缘向内外侧交错翻卷,自然美观。外壁阴刻双钩叶脉为地纹,下部浮雕翻滚的浪花。水纹以细密的平行阳线组成鳞片状的半圆,相互叠压,这种图案化的处理颇有装饰意味。上部高浮雕三条螭龙,辗转扭曲,动感十足。杯鋬以二螭构成,一斜身向上,双爪攀杯缘,头伸入杯口内,另一螭以尾悬其足上,向下探身回首,神态自若。双螭的设计既符合杯鋬的结构要求,又不显得突兀,无疑是器物的点睛之笔。
撰稿人:刘岳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双钩
用透明的纸覆盖在样本上,以极细的笔划描摹出字的轮廓。一般用黄色油素纸,纸薄而透明,可清晰地映出底本字迹的笔道轮廓。这种将字摹出笔道轮廓的方法称双钩。
地纹
主体纹饰周围的细小纹饰,视之如主体纹饰饰于其上。地纹通常有雷纹、回纹等。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