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盘内纹饰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外壁纹饰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底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款识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
故0012537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高3.3厘米,口径23.4-16.1厘米,底径19.5-12.7厘米。
  菊瓣式盘呈椭圆形,器壁为连弧状,两端弧长稍短,其余弧长均匀。外壁近口及近底处各有一条凸弦纹横贯器身,并以每个弧面为单元,模范阳文5瓣花一朵及勾莲纹若干。盘口镶玳瑁边。内壁髹红漆衬底,上以金漆绘葫芦藤蔓缠连,并点缀蝙蝠数只,取“葫芦万代”、“多子多福”的吉祥之义。此为这一时期常见的纹样,用于匏器之上更显得贴切。盘内壁四面以一折枝葫芦藤贯穿。底有随形带状扁足,足内髹黑漆,正中金漆方形重框内有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识。
  此盘造型端庄大方,髹、镶皆精,是范匏工艺与髹漆工艺结合的典范之作。
撰稿人:刘岳

勾莲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勾莲纹

唐宋之时,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卉图案,这一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莲花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卉纹饰之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卉旁往往带有细长的枝蔓,称之为勾莲纹。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范阳

郡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幽州为范阳,治所在今北京西南,统辖今北京市和天津、河北部分地区。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玳瑁

龟类动物,产于海洋,体长三尺余。形似龟而嘴尖,前足长,背有主甲十三片,重叠如覆瓦,淡黑而微黄有黑斑,胸甲黄黑,性强暴。其甲熟之甚柔,可制工艺品。以其所制笔杆极为珍稀。

金漆

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