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魁星】
新00143613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牙雕魁星,高16.3厘米,底座直径5厘米。
魁星似鬼魅,双手握笔持墨,瞋目仰望上空。左足扬起作踢斗状,右足踏于鳌头上,表达独占鳌头之意。
民间一般将魁星刻成举足踢斗之状,亦有双手分执笔墨者,此件属后者。此件牙雕雕刻刀法犀利深峻,纹饰精湛,意境新奇,魁星的动作、神态生动传神,是明代后期圆雕中的精品。
1954年夏锡忠先生将此件牙雕魁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魁星似鬼魅,双手握笔持墨,瞋目仰望上空。左足扬起作踢斗状,右足踏于鳌头上,表达独占鳌头之意。
民间一般将魁星刻成举足踢斗之状,亦有双手分执笔墨者,此件属后者。此件牙雕雕刻刀法犀利深峻,纹饰精湛,意境新奇,魁星的动作、神态生动传神,是明代后期圆雕中的精品。
1954年夏锡忠先生将此件牙雕魁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刘静
魁星
本名魁星,俗称文曲星,为天空星座之一。系传说中司文章之神。世俗奉祭魁星,为二十八宿之一,是北斗的第一星。古代科举取士,其首名称“魁”,士人遂供奉魁星,以祈功名。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