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雕折枝荷叶形杯】
故0012421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犀角雕折枝荷叶形杯,高15.8厘米,口径19.3-13.8厘米。
杯以一只整角雕成,身有流,作“一把莲”式。杯身为一枝大荷叶,又镂雕数小枝盘旋环绕,并雕莲叶、莲蓬、莲花、花苞及一茎蓼草作为衬托。近口沿处雕一螃蟹,以螯剪荷茎,憨态可掬,饶有生趣。杯流稍高于杯口且微曲,使作品愈显纤秀,其中空与杯内空处相通,似暗合“心有灵犀”的诗意。
此器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其高明之处在于身与流并非粘接,而是先取犀角施以雕刻,再慢慢加热,使其弯曲,加工而成。此杯是这一时期犀角雕中较为杰出的作品。
杯以一只整角雕成,身有流,作“一把莲”式。杯身为一枝大荷叶,又镂雕数小枝盘旋环绕,并雕莲叶、莲蓬、莲花、花苞及一茎蓼草作为衬托。近口沿处雕一螃蟹,以螯剪荷茎,憨态可掬,饶有生趣。杯流稍高于杯口且微曲,使作品愈显纤秀,其中空与杯内空处相通,似暗合“心有灵犀”的诗意。
此器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其高明之处在于身与流并非粘接,而是先取犀角施以雕刻,再慢慢加热,使其弯曲,加工而成。此杯是这一时期犀角雕中较为杰出的作品。
撰稿人:刘岳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把莲
传统纹饰。将几枝莲花捆扎在一起,谓之“把莲”。常以折枝莲花、莲蓬、莲叶并水草数枝用绦带系为一束,多见于宋、元以来的瓷器装饰上,晚近时,更以其谐音寓意为官“清廉”。
“一把莲”式
传统纹饰。将几枝莲花捆扎在一起,谓之“把莲”。常以折枝莲花、莲蓬、莲叶并水草数枝用绦带系为一束,多见于宋、元以来的瓷器装饰上,晚近时,更以其谐音寓意为官“清廉”。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