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雕鹰熊合卺杯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鹰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熊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
新0019549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高13.2厘米,口径15-6.7厘米,足径10.4-3.4厘米。
  杯作双连式,八棱,斜直壁,高足。口沿雕夔凤纹,外壁镂雕一鹰一熊纠结于二杯间以为连属。鹰兽面有耳,双翅开展,尾羽修长,卷曲于杯后。熊貌奇古,扭体撑持。鹰、熊谐“英雄”之音。合卺杯一般为连体双筒形,取其二杯相连、永不分离之意。
  此杯采用浮雕圆雕、镂雕等多种技法雕成,造型特异,装饰诡奇,染色沉暗,古香古色,是仿古犀雕中的精品。
撰稿人:刘岳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合卺

卺(音紧),是把瓠一分为二。旧时指婚礼上夫妇饮交杯酒。《礼记·昏仪》谓:“共劳而食,合卺而酳”。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