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永恒”交响音乐会:以旋律奏响中华文明传承强音
“文明永恒”交响音乐会:以旋律奏响中华文明传承强音
时间:2025-10-11

2025年10月11日晚,由中国交响乐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文明永恒——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交响音乐会”成功上演。这场为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打造的主题音乐会,由中国交响乐团和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联袂演绎作曲家唐建平的两部世界首演作品,用交响乐的恢弘语言,为故宫百年历程与中华文明传承写下生动注脚。

 

音乐会的核心是作曲家唐建平带来两部量身打造的新作,深度延续了他与故宫的音乐情缘——2005年,他应中央电视台邀请为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专题纪录片创作的音乐,一经播出便获广泛赞誉,成为传统文化传媒作品中的经典听觉符号。此次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他再度接下中国交响乐团与故宫博物院的委约,以两部风格互补却精神同源的作品,构建起完整的音乐叙事。上半场的交响音画《故宫》,在纪录片音乐元素基础上重新创作,以“时空之门”“曙光初照”“瓷韵曳彩”“太和”等九个标题段落为脉络,用写实的音乐描摹手法,通过弦乐的灵动、铜管的厚重、木管的细腻,将故宫的空间质感、器物之美与四季景致转化为可感知的旋律,让听众仿佛置身红墙黄瓦间,沉浸式感受紫禁城的历史温度;下半场的《第三交响曲——献给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则跳出具象场景,作品以国际共识的纯粹交响乐体裁编号,承继作者《第一交响曲》《冬奥交响曲》的艺术脉络,暗合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的创作意涵——以“英雄”喻指中华民族历代人民与生生不息、文脉相传的文明成就。作品通过“万千气象”“岁月铅华”“惠风和畅”“文明永恒”四个乐章,将故宫置于中华民族宏大文化体系中,用抽象、哲理的音乐思维升华人文精神,其和声语言融合现代张力与传统五声调式的温润,实现了民族精神与交响艺术的深度融合。

 

音乐会伊始,主持人康辉用浑厚的声音朗诵,串联起交响与故宫、音乐与民族的联结。随后由指挥家胡咏言执棒中国交响乐团与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精准细腻的诠释和把控整部作品的情感节奏,完美演绎出两部作品的文化意境;笛子演奏家戴亚、钢琴演奏家冯丹的独奏段落也为作品注入灵动色彩,音乐的旋律与故宫的历史底蕴、时代光彩形成强烈共鸣。

 

 

演出落幕时,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观众纷纷表示,在交响与故宫的文化交融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震撼,更加深了对中华文明永恒魅力的理解。

 

从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纪录片的经典旋律到百年华诞的交响新声,音乐会通过完整的音乐叙事,从不同维度,诠释了故宫博物院作为文明载体的深厚意义。让观众在音乐里,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