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青海省瞿昙寺数字化保护项目第一期工作总结汇报会在故宫建福宫花园敬胜斋召开。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出席会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出席并发言,会议由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主任王浩主持。来自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考古所及相关合作机构的参会代表出席了汇报会。
瞿昙寺始建于明初,殿内保存的壁画面积达2300平方米之多,为青藏高原东部最重要的汉藏艺术和文化宝库,1982年成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底,故宫博物院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三方共同签署了《关于青海省瞿昙寺壁画数据采集及制作项目的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于2017年~2020年,对瞿昙寺内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明清壁画进行高清数据采集,并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
此项工作是融合纹理控制点布设、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多种数字手段来完成壁画的全信息留存。最终形成高清影像图作为数字化信息归档,不仅解决了文物信息精确记录的问题,而且从绘画技巧、线条、色彩等方面均做到1:1的原真记录,充分展示出明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从而达到完整保存文物信息,并通过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对多次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利用、研究、展示。
本次项目第一期工作对瞿昙寺内瞿昙殿、三世佛殿、大钟楼、大鼓楼及东、西回廊留存的壁画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通过对文物信息进行形、色、质的采集记录工作,以达永久性保留文物信息,使研究人员、艺术工作者、观众摆脱现场环境,从而达到研究、观察、临摹、鉴赏的目的。
目前,项目完成了瞿昙寺、宝光殿、隆国殿、金刚殿以及东西抄手游廊及所属14座殿壁画的数据采集;五通石碑、15个新发现的嘛呢石以及瞿昙寺、宝光殿和隆国殿的9座石基座立体数字化采集。采集中,对每一壁、每一铺、每一小块的壁画都做了详细的编号,保证了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每个殿的壁画附有详细的佛殿所在方位、壁画所在位置及其详细编号;除了高清图片,还附加有众多的测绘数据、壁画现状等深层数据,对于未来瞿昙寺的文物监测保护管理和研究宣传建立了最为基础的数据库。
未来,双方将继续合作,进一步完成剩余的天花、额枋和栱间壁画以及可移动文物藏品的数据采集。此项目以全方位记录的方式,有史以来第一次为瞿昙寺建立了完整、准确的壁画档案,不仅为未来瞿昙寺的建筑与文物保护提供保证,也对它的宣传、研究、展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