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讲坛第十六讲“郑和下西洋的停止”
故宫讲坛第十六讲“郑和下西洋的停止”
时间:2013-05-15

  5月4日上午,故宫讲坛第十六讲在东城区图书馆如期举行,故宫博物院编审赵中男博士与广大听众一起探究“郑和下西洋的停止”。他详细讲述了郑和下西洋经历的曲折过程,以及反映出的明代前期复杂的历史形势。
  作为举世闻名的国人航海壮举,郑和下西洋一直是广大民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本身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中国航海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在世界领域内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巩固,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当时却几经周折。郑和下西洋本身及其停止,实质上反映出明代前期存在的开创与守成的矛盾,综合国力的高下变换,也反映出皇帝与朝臣之间的恩怨,治国方略的分歧,宫廷政治的复杂等诸多历史背景。
  赵中男博士以“郑和下西洋的停止”为切入点,细致梳理了明朝自永乐皇帝登基后,国家陆续开办的几件大事,以及对当时国力、民力的消耗和造成的影响,朝野上下意见的分歧等,将郑和下西洋的曲折过程和最终停止的缘由娓娓道来,以一位研究者的视角为大家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生动流畅的讲解,使听众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同时了解到历史的生动与复杂,每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背后都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与曲折的经历,值得人们细细思考、深入探究,这也正是历史的鲜活性和客观性所在。

关键词: 博士 方略

博士

官名,始置于战国。此后,博士官制虽历代相沿,而职能与前已有所不同。清代钦天监博士为钦天监下属的职官,专司指示更点。

方略

方略本意为计划、权谋、策略之意。清代从康熙年平定“三藩”叛乱起,每当一次政治、军事行动后,皇帝都要下诏设馆修书,纪其始末。是为《方略》或《纪略》。《清会典·办理军机处·方略馆》:“方略馆总裁,掌修方略”。清代纂修《方略》(《纪略》)约有50余种。

更多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