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发布《每日故宫》iPhone应用
故宫博物院发布《每日故宫》iPhone应用
故宫博物院发布《每日故宫》iPhone应用
时间:2015-02-12
  工作太忙总是错过故宫大展?时常抱怨珍品藏于深宫难得一见?始终觉得文物阳春白雪欣赏不了?新春来临之际,随着故宫博物院官方出品的手机应用程序《每日故宫》正式在App Store上架,众多故宫珍藏文物将变得触手可及,尽在掌握!
  作为“故宫出品”系列的新成员,《每日故宫》从故宫博物院180余万件藏品中精挑细选,每日推出一款珍品,邀你同游宋元山水,共访禁城别苑,在方寸之间欣赏故宫收藏之细致华美,探寻昔日生活中令人惊叹的日常细节,感受传世珍品不竭的艺术生命。
  “1947年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应邀来院,历时数月修复唐代大圣遗音琴,修好后试弹,历经千年琴音依然清脆通透”;“桐荫仕女玉山是清宫造办处一位苏州玉匠用做玉碗的废料制作而成”……通过《每日故宫》,这些藏品背后鲜为人知的点滴细节将一一向观众揭示,让传世文物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每日故宫》采用日历形式,每天打开应用,掀开日历,不仅提示岁月时光,还能仔细欣赏当日珍藏。除了精美绝伦的节庆专题、特别策划以及院内展览提示外,部分文物还有精彩的传统工艺、背景故事介绍。不仅如此,《每日故宫》还是一本清新典雅的笔记,可以随时记录心情点滴,并以当日藏品为衬托,通过主流社交媒体分享。用户注册登录后,更可以随时随地同步笔记内容。
  故宫博物院丰富的藏品,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见证,《每日故宫》让它们所蕴含的美学信息和传统元素更加贴近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可读、可用,才能让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生机活力。这是故宫博物院在新年伊始为公众奉上的一份特别的文创大礼,也是利用新媒体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下生活的不断探索,让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天天陪伴在您身边。
  2015年2月12日起,用iPhone登陆App Store,搜索“每日故宫”或“故宫博物院”即可免费下载该应用程序。另外,安卓版程序也将于近日上线,敬请期待!

古琴

古琴,中国传统丝弦乐器。形体被人格化,上端突出部分为头,最上近边沿处为额,头下内收部位为项,再宽出处为肩,直下内收部位为腰,最下为尾。琴背面、额两角为护轸,名凫掌,项上横开之浅槽为轸池,7个小孔穿轸绒,上端系弦,下边系轸,上音孔称龙池,下者称凤沼,腰部之中左右各开方孔名足池,用以安足,足为雁足,用以缠弦。琴上紫檀嵌件简称岳尾,横列项上高出琴面者为岳山,岳下平面横木为承露,尾部中间略高出琴面者为龙龈,岳龈架弦便于弹拨,龙龈左右者为焦尾,下者为尾托。琴横陈案上,头左尾右,其外侧安13枚取音标志名徽,徽多用蚌壳制作,金玉者为贵。琴张7弦由外向内渐细,第1弦最粗。琴弦本为丝弦,晚近乃用西乐之钢弦。弦穿出轸绒外之结曰“蝇头”。

仕女

“仕女”始称“士女”,其原义泛指男女。(“士女”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卷第十九,“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意指男女,并未指向未婚之男女。《楚辞》中亦为男女通称。)至汉刘向《列女传》中《启母涂山》“厘尔士女,从以孙子”之义,此时专指女性。其后,经陆善经补注的南北朝《古今同姓名录》中记有二高云,“一西秦,时僭改元正始。一唐人,画仕女,上品”。其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周昉“画士女为古今冠绝”,称其为神品,同书亦记陈闳、张萱、王定、王 、萧溱、张涉、张容等均画士女,或入妙品、能品,专指以描绘古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女子。

大圣遗音

大圣,儒家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遗音,遗留的声音。即宋欧阳修所云:“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

下生

下生是专指弥勒佛而言。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后,弥勒由兜率天下凡尘世,继释迦牟尼后成为人间最受尊崇的神祇。其装束多为佛装,表现的是弥勒以佛的身份驾临人间。主要经典为西晋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弥勒成佛经》。

更多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