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第一期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举办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第一期培训班的通知
时间:2015-06-03
  2015年4月23日,国际文物修护学会(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Artistic Works简称“IIC”)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框架协议,成立“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IIC-ITCC)”。培训中心旨在国际层面上推动文物修护研究及交流,特别是提升发展中国家及亚太地区的文物修护业务水平和能力,以培训文物修护人才为核心。该中心附属于国际文物修护学会,依托故宫博物院进行运行管理。
  2015年9月20日至25日,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IIC-ITCC)将以“科学的预防性保护”为主题,举办第一期培训班,现就国内学员参加培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5年9月20日至25日(19日报到,26日离会)
  地点:故宫博物院 故宫学院(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9号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总部校区)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
  1.主题:科学的预防性保护
  2.教学:培训课程将通过课前资料阅读、专题讲授、实地考察、分组研讨以及总结评估等环节进行。(详细日程安排将于报名确认后另行通知)
  3.课程大纲:
  (1)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史及理论
  (2)危害文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3)风险管理与应急措施
  (4)IIC/ ICOM-CC藏品保存环境指引
  (5)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的预防性保护
  (6)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节能方案
  (7)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管理等
  三、授课语言
  培训教学的工作语言为英语。
  四、授课老师
  为本期培训班担纲授课的国际知名专家有: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博士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博士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主席莎拉•斯坦尼福斯(Sarah Staniforth)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副主席朱利安•伯格史达(Julian Bickerstech)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副主席大卫•桑德斯(David Sauders)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副主席米克尔•斯科夫(Mikkel Scharff)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秘书长乔•科尔比•阿特金森(Jo kirby Atkinson)
  五、学员要求
  1. 本期培训班最多招收20名学员,其中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学员10名,外国学员10名。
  2. 学员报名标准如下:
  (1)担任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层及以上管理职务或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文物修复人员;
  (2)具有熟练的英语交流与表达能力;
  (3) 学员需要获得馆方推荐,连同填好的申请书一并提交遴选委员会。  
  六、培训费用
  IIC-ITCC将承担学员在北京培训期间的有关食宿费用,并为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学员(包括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学员)支付往返北京的机票费用。
  七、报名确认
  请有意者于2015年6月19日前填写完整培训课程申请表(见附件),按以下方式发送至IIC-ITCC办公室(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
  联 系 人: 方小济
  联系电话: 010-85007262
  传真号码: 010-85007262
  电子邮箱:iicitcc@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邮  编:100009                                             

                                             故宫博物院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九日

故宫学院

2013年11月4日成立的故宫学院是一所业务培训和教育机构,也是国内首家以博物馆办学的模式成立的“学院”。故宫学院响应我国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需要,围绕故宫博物院整体事业的发展,面向自身、面向行业、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项目与教育活动,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践行博物馆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使命。
办学宗旨:故宫学院将立足于服务故宫博物院,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探索适应博物馆人员特点的培训模式与机制,培养员工的新思想和新技能,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同时激励员工将培训的效果反映在博物馆的各项实际工作之中。以此为基础,凭借故宫博物院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与修复、博物馆管理、宫廷历史与建筑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学院还将逐步辐射到国内外博物馆及相关业界,逐步成为国内文博行业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树立故宫学院自有的品牌特色和过硬的信誉,同时也以教学相长的模式培养一支故宫博物院的中青年专家队伍。
办学内容:故宫学院的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故宫博物院院内员工培训、国内博物馆界及相关业界培训、公众教育和国际培训。领域涉及宫廷历史文化、文物鉴定、文物修复与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实务等;兼顾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以文物鉴定为例,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文物鉴赏”,将着重于梳理阐释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引导听众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演进。学院的师资将以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和具有资深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基础,并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力量。

博士

官名,始置于战国。此后,博士官制虽历代相沿,而职能与前已有所不同。清代钦天监博士为钦天监下属的职官,专司指示更点。

大卫

大卫(Jacques Loouis David)(1748—1825年),法国著名的画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受教于著名画家布歇。擅绘肖像画和历史题材画,创作上具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绪,善于通过纪念碑式的构图,表现庄严、静穆的崇高美。能够运用深厚的造型功底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反映他们的社会地位。大卫不仅是位将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推向高峰的著名画家,还是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为法国培养出安格尔、格罗、席拉尔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家,他们令法国在19世纪逐渐取代意大利而成为欧洲美术运动的中心。大卫的代表作有《荷拉斯三兄弟之誓》、《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萨平的妇女们》、《疲倦的战神马尔斯》等。

景山

景山本为位于紫禁城正北的皇家苑囿名称,在此则为乾隆所设的与南府并行的演戏机构名称。乾隆南巡时,江南优伶的演技使其耳目一新,故特命地方官员选送名伶入宫。大批苏、扬名伶入宫后被安排在景山居住和习艺,以别于由太监组成的“内学”。景山设有外头学、外二学、外三学及其它一些部门,与南府共同承应宫中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