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福宫,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带周围廊。前檐廊左右与抄手游廊相接,左右廊可通至第二进院。室内明间为宝座,东西次间为休憩之处。室内装修为金漆描绘,紫禁城建筑中甚为少见,堪称精品。乾隆皇帝赞其建筑“俭朴而不至陋,环境幽雅而匪遐。”
建福宫,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带周围廊。前檐廊左右与抄手游廊相接,左右廊可通至第二进院。室内明间为宝座,东西次间为休憩之处。室内装修为金漆描绘,紫禁城建筑中甚为少见,堪称精品。乾隆皇帝赞其建筑“俭朴而不至陋,环境幽雅而匪遐。”
大卫(Jacques Loouis David)(1748—1825年),法国著名的画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受教于著名画家布歇。擅绘肖像画和历史题材画,创作上具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绪,善于通过纪念碑式的构图,表现庄严、静穆的崇高美。能够运用深厚的造型功底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反映他们的社会地位。大卫不仅是位将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推向高峰的著名画家,还是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为法国培养出安格尔、格罗、席拉尔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家,他们令法国在19世纪逐渐取代意大利而成为欧洲美术运动的中心。大卫的代表作有《荷拉斯三兄弟之誓》、《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萨平的妇女们》、《疲倦的战神马尔斯》等。
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清初在紫禁城皇宫内廷养心殿置造办处。康熙三十年(1691年),除裱房等留在殿内外,其余迁至慈宁宫茶饭房。三十二年(1693年)开始设立作坊。四十七年(1708年)全部迁出养心殿,后又将部分作坊设在慈宁宫南、白虎殿(今废)北的一带青瓦建筑里,负责制造各种物品。造办处设管理大臣2人,总管郎中2人,员外郎2人,主事、委署主事各1人,库掌、委署库掌24人,笔帖式15人。还设首领太监2名,太监21名,负责造办处匠役进宫修造事宜。造办处下设馆、处、作、厂等作坊,分工明确,设催长、副催长、委署司匠、库守、苏拉等,承应各项差务,所属各种匠役约二百名。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养心殿造办处……掌制造器用,凡治器之作十有四……”
青铜器修复是利用多种工艺技术及物理、化学知识对已损伤的器物进行修整的工作。目的是使器物恢复原貌,以展示其固有的风采,显现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修复青铜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首先要求我们对原器作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必要时还需用仪器检测。要摸清器物的破碎状况、时代特点、腐蚀程度、花纹特征,是否有铭文等等,据此制订出周密的修复方案,然后才可进行整形、补配、焊接、粘接、去锈、作旧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