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党组任命单霁翔同志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党委书记
文化部党组任命单霁翔同志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党委书记
文化部党组任命单霁翔同志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党委书记
时间:2012-01-12

  2012年1月10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召开全院干部大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在大会上宣布,单霁翔同志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党委书记。
  蔡部长说,故宫博物院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的调整是一次正常的调整。考虑到郑欣淼院长的年龄和任职已近10年,文化部党组从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领导班子结构要求出发,决定派单霁翔同志接替郑欣淼同志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党委书记。
  他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故宫博物院这10年来的工作。他说,故宫是我们国家天字第一号国宝,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结晶和标志,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化遗产。建院近90年来,几代故宫人披肝沥胆,为守护中华文化的这一瑰宝,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新中国建立后,故宫博物院在党、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关注下获得新生,成为新中国文保、文博事业的典范。
  从2002年以来近10年,故宫博物院班子在文化部党组领导下,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突出工作重点,在基础建设上下工夫,为全面提升故宫的保护水平和发挥博物院的功能作了不懈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标志性的意义。
  为国内外瞩目的故宫修缮工程9年来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目的,修缮的实践和成果体现了中国遗产保护的水平和特色,也丰富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
  长达7年的故宫文物藏品的清理以及藏品总目的公开出版,不仅弄清了家底,而且反映了文物理念的进步,体现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和对民族文化财产负责任的态度。
  故宫学提出8年来,逐渐在学界产生了相当影响,同时也成为指导故宫工作的重要理念。特别是海内外一批高等院校参与故宫学研究,招收故宫学研究生,标志着故宫学建设的新发展。
  故宫的陈列展览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配合国家外交大局的对外文物展览,已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品牌,在海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故宫游客从2002年的700万增加到2011年的1,400万,游客数量的剧增以及故宫地处首都心脏区域的特殊环境,使故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在此情况下,故宫竭尽全力,积极应对,克服困难,保证了游客的参观秩序和安全,并配合相关单位,共同维护了天安门地区的良好秩序,为首都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故宫10年来坚持开放创新,与国内外博物馆、科研机构及高校的交流合作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并不断扩大的趋势。社会力量参与故宫保护的运作模式也日渐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在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中,敏锐地抓住时机,智慧地化解了不少困难和障碍。3年来,两岸故宫的合作与交流得到全面的开展和不断的深化,增进了两岸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和平统一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完整保护故宫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大高玄殿、端门地区的收归故宫管理,宝蕴楼、东西雁翅楼所藏文物的清理,以及西玉河库房的建成,西河沿业务用房工程的筹建,还有故宫四项传统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这些对于故宫的完整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1年发生失窃案等事件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在部党组的领导下,故宫认真回应,吸取教训,积极整改,努力恢复故宫良好形象。
  以郑欣淼同志为班长的故宫领导班子是一个勤政、廉洁,并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班子,近10年的团结奋斗,在故宫保护和博物院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故宫的价值内涵更为社会所了解,故宫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故宫博物院在国际博物馆界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郑欣淼同志这些年为故宫博物院事业呕心沥血,倾心奉献,兢兢业业,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做出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同时,他对单霁翔同志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近10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认为,这10年是我国文物、文博事业高速发展的10年,无论是事业发展、机构建设、服务水平,还是队伍建设都取得显著的成就;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形成了科学求是、锐意进取、严谨细致、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好作风。单霁翔同志作风深入,求真务实,工作勤奋,心无旁骛,不但是成熟的党政领导和管理专家,也成为文保事业方面卓有成就的行家里手。
  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他表示相信在单霁翔同志的领导下,故宫博物院领导班子一定能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优良传统,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开拓创新,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创造出故宫博物院事业新的辉煌,使故宫博物院无愧于我国文博事业龙头老大的名号和地位,为继承、传承、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他希望在院主要负责同志工作交接之时,故宫博物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从大局出发,坚守岗位,团结奋斗,齐心协力,确保思想不散,工作不断,队伍不乱,切实贯彻好中央关于2012年各项工作的稳中求进的总要求,使博物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单霁翔同志、郑欣淼同志也在大会上发言。
  单霁翔同志说,故宫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几十年来,曾经几十次进过故宫,感受故宫的庄严与神圣;但是今天再次来到故宫,更感到一种责任。故宫是一部百科全书,有着学不完的知识和学问。郑欣淼院长积极倡导的“故宫学”更是博大精深。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
  他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对我的能力、学识、经验都是一个挑战。必须更加勤奋地工作,更加努力地学习。从今天起郑欣淼院长和各位同仁就是我的老师,请大家多帮助我,尽快进入角色。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郑欣淼院长和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同仁团结协作,无论是摸清家底、古建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还是安全保卫、观众服务、文化传播、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做出了很多在全国文物博物馆领域具有典范性的工作,赢得了同行的尊重。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和继承故宫博物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好思想、好作风和好传统。
  从今天起,作为一名故宫人,无比光荣,充满骄傲,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决心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文化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和大家一起把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把故宫博物院建设好。
  郑欣淼同志在发言中表示,坚决拥护文化部党组的安排。近10年的工作经历不仅对故宫有着一份敬畏之心,更有了深厚而难以割舍的感情。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我依然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故宫的工作,支持单霁翔同志的工作,把故宫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
  故宫博物院班子成员和副处以上、副研以上干部参加了大会。

宝蕴楼

1911年清逊帝溥仪退位后居住于紫禁城内廷,外朝由北洋政府接管。1914年2月4日成立了古物陈列所,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此前,当时的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宝器20余万件运至紫禁城,然文物存放之地尚未解决。时内务部与外交部协商批准从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中拨出20余万元建文物库房,其基址选定在原咸安宫基础上。当年6月开工,历时一年,于1915年6月正式建成,交付使用,这是中国近代建成的第一座专门用于文物保藏的大型库房。库房为两层楼西洋式建筑,其中所藏集历代古物之萃,青铜、书画、陶瓷、金玉,至珍且奇,因定名曰“宝蕴楼”。1947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宝蕴楼所藏文物遂逐步移出。

大高玄殿

位于神武门西北,明代嘉靖年间修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前后共三进院,正殿为“大高玄殿”,后殿为“九天万法雷坛”,再后为2层楼阁,形式上圆下方,上层额曰“乾元阁”,下层额曰“坤贞宇”,现建筑完好。大高玄殿南门外左右原有立坊,门前建2亭,形似故宫角楼,现均无存。此殿为宫廷所属道教庙宇,明代为道教祭祀场所,清代为祈雨、雪之坛,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入角

入角即倭角,常出现在方形盘、盒、瓶等器物上。常见的样式是将直角变为内凹双弧线,或将直角变成圆角,也有的将直角斜削45度,变四方形为八角形。

地支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古代用以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