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为:“玉,石之美,有五德” 。“五德”是孔子讲玉“十一德”的简化。最终明确在古人眼里的“真玉”含义有两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一曰“石之美”,二曰“有五德”,缺一不可。故《说文》中有六十多个从玉的字,但定义却有“美玉、玉也、石之似玉者、石之次玉者、石之美者”之分。
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古人心目中玉的真正含义逐渐锁定在地矿学中的透闪石玉上,以和田玉为代表。另外,将蛇纹石、长石、叶蜡石、石英岩之类的矿物,称为“珉”。孔子所处时代已有“贵玉贱珉”的思想。另外,在古代文献中中国人对水晶、玛瑙、绿松石等似玉的美石均有特定称呼,如“水精”、“水玉”、“赤玉”、“碧靛”等,虽有贯之“玉”的后缀,但并未将其与真玉混淆。
翡翠属于辉石玉矿物,并非国产,而是从缅甸输入,在清代中后期成为达官贵人追捧的对象,但多将其归入珍宝一类,并赋予其一个好听的名字,实则并非中国传统玉文化中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