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公众 走进社区——“故宫文化”志愿宣讲来到交道口街道办
贴近公众 走进社区——“故宫文化”志愿宣讲来到交道口街道办
时间:2013-02-20
  2013年1月31日,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志愿宣讲团走进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带来新年第一场宣讲,为该地区的100余名小学生讲述故宫历史,传递故宫文化。
  讲座现场,富有经验的志愿者高斌侠和苏力老师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以生动直白的语言,分别讲述《故宫的钟表馆》和《紫禁城里的屏风》,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提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现场气氛变得十分活跃。退休前曾做儿科医生的曹敏丽老师,凭借她与孩子们丰富的交流经验,结合延禧宫正在展出的“洁白恬静——故宫博物院定窑瓷器展”,以白瓷碗作教具,生动而直观地为学生们讲解该展览及白瓷釉色的特点。
  此次宣讲成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寒假期间文化宣传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基于去年在南锣鼓巷社区共同举办的“故宫文化”志愿宣讲的继续。贴近公众,走进社区,故宫博物院计划在2013年开展50场“故宫文化”志愿宣讲,选择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更为精彩的讲述,以生动有趣的故宫文化丰富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 屏风 定窑 白瓷 延禧宫

屏风

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延禧宫